- UID
- 1845705
- 阅读权限
- 10
- 精华
- 主题
- 帖子
- 积分
- 107
- 论坛币
- Zeny
- HP
-
- SP
-
- 威望
- 点
- 魅力
- 点
- 赞
266
- 关注帖主
- 人
- 关注别人
- 人
|
发表于 2025-2-24 18:49:01
|阅读模式
UUVBNlM=TMJ7F
本帖最后由 柚子水 于 2025-2-24 18:55 编辑
之前一直没想起来还有豆瓣这么个万能打分平台,这次为了查找电影评分下载了,顺带检索了一些自己喜欢的游戏(发现在种草可信度上来看,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)
总体来说,越火越出圈的游戏评分越低,而其中大多数的低分都没有在讲游戏本身的问题。
他们都是被吸引过来的一般游戏玩家,承认游戏的部分亮点(例如氛围,文笔,音乐),但无法接受剧情,和作品的理念不合。
举个例子,前段时间意外出圈的omori收获了很多一星评价,多半都是在吐槽 “只是姐姐死了,但主角可是因此郁闷了好久啊”。
确实,国人平均来说习惯从大局,法治,理(xing)的视角来看问题,在虚拟世界中的底线意识依旧很强。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”主角既然过失杀人了,主角得到应有的惩罚了吗?”。一旦某个超出底线的事情发生了(杀人),那么再与这个角色共情就是可耻的,任何he都是都合主义。
更常见的例子:主角从被害者变成加害者。
对于霓虹作者来说主角作恶也不是ta天生恶,而是环境所迫,只要与自我和解走出 ***下载/download/otomedream/ダウンロード*** 霾就万事大吉了;国人玩家多半会为受到伤害的无辜 ***下载/download/otomedream/ダウンロード*** 愤愤不平怨念很久,希望主角锒铛入狱,无法接受ta就这么自顾自原谅自己然后完结撒花。
只谈现象本身,感觉和社会文化有关。霓虹人更强调自我,国人集体意识比较强,会更多地从上帝视角社会层面来考虑问题。
(打盾:现实里要有底线意识,我能分清虚拟和现实,希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想法肯定是正常的)
另一方面,只要游戏整体是肯定正确行为,否定错误行为,那为了第一视角叙事的流畅程度和逻辑合理(xing),我能接受作者不去刻意设计某个情节批判角色的错误。
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对霓虹游戏接受良好的原因:我内心有固定的道德准则,并不会因为坏人没遭报应就难受。
但这样就让查看豆瓣(以及其他大众平台)的评分变得非常没价值,因为我无法获得准确的评价游戏有趣与否的信息,只能看到一群接受程度不同(却也都是正常人)的人陷入混战。
可能每个亚文化下的出圈作品都会有这种烦恼吧。
(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好事?让过度沉溺于小圈子氛围的低龄玩家看一看普世秩序下的评价,确保三观不会被带偏什么的。。(
|
|